将6000多根0.2毫米的铜线拧在一起要用多久?又怎样给到港飞机供电?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研发,这就是该公司研制的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最近,它成功入选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十大科技成果。
乘坐飞机的时候,如果稍微留心一点,就会看到地勤人员拖着一根长线,将插头插进飞机,这其实是在给到港飞机供电,这根线就是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
在德阳,特变电工就是生产这种电缆的企业。9月11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忙碌的生产线上,一根根铜杆经过机器加工后,有的变成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铜线。
“我们加工制造的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共有6000多根铜丝线组成,每根丝线毫米。”在办公室里,特变电工技术部主任工程师王毅拿出了一截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向记者展示。
记者看到,直径43.5毫米的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里面有三股黑线、三股蓝线,还有一些细小的白线,这些线都由铜丝组成。王毅介绍,白色是控制线,用来传输信号;黑色是动力线,用作电力传输;蓝色则是接地线。
这些线聚拢在一起,被一层很薄的白色纤维包裹,接着又被一层看似透明的塑料包裹,最外一层是橙色的“外套”。
“电缆护层采用‘内护套层/芳纶纤维丝加强编织层结构/外护套层’三明治结构,并通过高压挤出成型工艺保证该结构的一体化效果,同时选用高耐磨材料作为外护套层,使产品的耐磨性能大幅度提高。”王毅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电缆的柔韧性和耐磨性,可以用得更加长久。
我国在民航机场用的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上,一直处于短板。目前国内民航机场几乎100%采用德国凯伏特集成总成。
为此,作为集科研、制造、销售等为一体的特变电工用时4年研发飞机用中频卷筒供电电缆。目前已经用于成都、西安、杭州等地的机场。
看似一根简单的电缆,其实要解决不少的难题。据介绍,与电缆适配插头孔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电缆外径被严格限制。然而缆芯导体截面需要大于常规电缆,以满足400Hz频率这一远高于工业用电50Hz的电力传输条件电缆发热问题。
“在保障电缆与插头适配的情况下,同时要保障电缆导电能力强,因此如何在护套层空间被严格限制的条件下提高电缆耐磨性能,这成为最大的难题。”王毅介绍,电缆采用对称式导体结构设计,使电缆的电容和电感电气平衡,产品阻抗小、电压降小、抗干扰能力强;采用0.2毫米的铜丝集束成线,增加电缆的柔韧性,不易断折。同时,在防护套材料结构上下功夫,增加耐磨性。目前,该产品能够在地上摩擦3500次以上,耐磨性能比肩同类进口品牌产品性能。
“我们完全自主研发掌握民航飞机供电电缆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王毅说,该产品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的同时,还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