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设备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细分领域。在智能配电终端领域,国内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保护测量原理、制造工艺、通讯手段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产品抗干扰能力、使用的便捷性、即插即用等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几年,国家通过电网智能化建设,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统筹协调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电气化转型,向以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为显著特点的精细化智能配电网方向发展。传统的配电网及其支持性设备已与各行各业通过电力供求关系建立了物理上的链接,但这种链接没有融合信息和通信技术,相互之间的沟通是简单的、单向的。智能配电网具有三大特征,分别是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产业与电力工业密切,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国防事业以及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的各种电气设备的重任。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衔接着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费,是多种电气设备的集合。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
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在提高电网安全、保障电力设备正常高效运作、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国家持续推进电网投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和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会,均给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配电网建设日益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领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 年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我国智能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设备种类与数量众多,且分布范围广。智能配电网设备主要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
其中,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分配电能的设备,经这些设备,电能从发电厂送到各用户,主要包括断路器、开关柜、重合器、分段器等开关设备,以及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等变压设备。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产生指挥信号所需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 FTU、DTU、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以及故障指示器等智能配电终端设备。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是指运用融合技术,将二次设备相关功能融合进一次设备的成套设备。主要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和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等。
随着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配电网逐步由自动化迈向数字智能化,配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配电智能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新的高性能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其最终目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降低维护工作量,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效率,提升服务电力用户的水平。
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高可靠性、智能化、免(少)维护的配电网设备产品市场需求稳中有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是配电网设备技术迭代升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电气成套设备采用标准化结构设计技术、一二次融合设计技术、电磁场优化分析技术、温升控制技术等,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实现产品通用性和互换性。二是终端设备将传感测量、自动化、通信、测控保护等技术有机融合、协调应用,具备线损管理功能、集中型与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保护功能、分布式智能控制功能,实现配电系统高级自动化。
国家电网公司 2017 年提出了配电网设备一二次融合方案,如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等设备的应用,可以同时完成控制和监测功能,使得配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率显著提高。目前,配电网线路改造仍在大规模进行中,用户对标准化、智能化、免维护产品的需求正逐步增加。智能配电网设备作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能配电网设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元器件、组装件、罩壳钣金件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国内主要原材料厂商包括北京智芯、威胜电气、科大正信、上海信基等。智能配电网设备下游则主要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高、中、低压配电领域等。智能配电网设备采购商则主要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2022 年 1 月 13 日,国家电网年度工作会议中指出,2022 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 5,012 亿元,为国家电网年度电网投资计划首次突破 5,000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8.84%。同时,南方电网发布《“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约 6,700 亿元,较“十三五”增加 51%,年均投资额为 1,340 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 2019 年同比增加 27.0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电网投资存在“重输电、轻配网”的情况,导致配电网相对薄弱,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加快推进配电网的建设改造,解决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 年)》《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加大配电网的投资建设力度。
作为配电网建设和功能实现的基石,智能配电网设备将对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相关设备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大大增加。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将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随着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持续推进,智能配电网设备行业也将因此持续受益。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电网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配电网设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和技术亦不断升级,并表现出向智能化产品发展的趋势。配电网一次设备主要包括断路器、变压器和线缆等,因一次设备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低。二次设备主要包括 FTU、DTU、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故障指示器和智能监测装置等。二次设备及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具有测量、控制、保护、调节功能,也是人机交互,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因此对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数据获取能力要求更高,技术壁垒更高。
近几年,国家通过电网智能化建设,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统筹协调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电气化转型,向以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为显著特点的精细化智能配电网方向发展。
未来,国家仍将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战略,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通过集成应用先进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继续推进建设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电力物联网。其中感知层作为电力物联网的基础,是联系电力设备与信息平台的重要纽带,通过感知层设备获取的数据质量将极大地影响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积极推动感知层装备升级与科技创新势在必行。我国电力物联网感知层设备领域已经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
配电网一次设备主要为断路器、变压器和线缆等,一次设备技术壁垒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低。二次设备具备检查、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等功能,也是人机交互,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对企业的技术要求更高,竞争壁垒更高。随着国家电网公司 2017 年提出了配电网设备一二次融合方案,如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等,可以同时完成控制和监测功能,使得配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率显著提高。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在智能配电网设备的规模占比将逐步提升。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深入建设,我国发布的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逐步增加,其中较多涉及配电网设备标准。未来,标准化的智能配电设备应用比例将不断提高。以智能配电终端设备为例,随着智能配电网的井喷式发展,智能配电终端的结构形式多样、互换性较低、维护难度较大等问题突出。随着标准化智能配电终端概念的提出,未来智能配电终端在结构、接口和规约类型等方面将逐步实现统一标准化。
配电网设备高度智能化的要求加快了一、二次设备的融合速度。一方面,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配电网可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把分布式电源纳入运行监控范围,解决线路上功率双向流动带来的问题,优化需求侧管理,逐步实现电力系统与用户双向互动。另一方面,高度智能化的配电设备通过分布式智能控制与通信技术,使终端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互,可实现故障快速隔离、电网无功调节等控制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对配电网建设改造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要求,全面提高配网设备的质量,解决现有配电开关设备连续运行性低、漏气率高、机构变形或卡滞、机械联锁不可靠、进出线套管老化等问题,满足严酷环境使用的需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智能配电网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