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子学家保铮,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中国雷达裁判长”,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小学没有毕业、中学没有上完。
保铮,1927年12月1日出生在江苏南通,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抗战爆发、南方沦陷后,他随家人迁到乡下。在沦陷的日子里,保铮的心中萌发出朴素的爱国情感。
抗战胜利后,高中还没毕业的保铮就考上了南通河海专科学校,随后、他因病辍学了三年时间。1948年9月,保铮考上南通学院的纺织学院;1949年7月,保铮重新选择了大连大学(后改称大连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原因是他对纺织专业不感兴趣、且大连大学的学生可享受供给制。
1951年底,大连大学电讯系(当时已改称为大连工学院无线电系)搬迁到河北张家口,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保铮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此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
建国初期,我国的电子技术基础十分薄弱,在雷达专业任教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在参加工作后的近10年里,保铮几乎涉足了雷达专业的全部课程,担任过讲课、编讲义(先后编著了《雷达指示设备》、《脉冲技术》等教材)、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保铮主持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主要技术性能与当时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上世纪70年代初,保铮在“下放劳动”中了解到电力部门长期为地下电力电缆故障的测寻问题而伤透脑筋。经过两个多月的跟班劳动,保铮提出一种独特的“冲击闪络法”技术方案,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埋地电力电缆故障测寻仪”,使寻找故障时间从原来的几天(甚至更长)缩短为几个小时,解决了电力部门的老大难问题。
在1973年北京举办的英国工业展览会上,展示的一种电缆故障测试仪只能测几十米以内的电缆故障,而保铮发明的可以测试1公里多的电缆故障,领先国外国外产品三、四年。
1973年10月,正在陕西眉县“五七”干校劳动的保铮(此时,他已是担任教研室主任),接到学校通知、让去南京参加四机部的一个会议。原来,当时我国民航部门从法国进口了一部航管雷达,对方却不卖信号处理机,我国只能自己研制。在种种困难的条件下,保铮带领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先后研制出0.5微秒和0.2微秒的数字动目标显示器,推动了我国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
1984年,保铮出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并成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同时还是学校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雷达信号领域培养了一百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对于这点,邹承鲁院士曾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把一个黑煤球投入一个旺火炉,很容易就会烧红,但是如果要从头生火,把一个黑煤球烧红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是所谓的火炉效应。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有好的学术气氛,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比较高的学术水平,年轻人在这个氛围中,自然会受到熏陶,成长就比较快;保铮就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
保铮先生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五十余年来、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