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全国客服热线:18650162899 | 0592-5765222
半岛彩票:光明·印记——陕西电力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 西安公

  “让历史活起来,让精神传下去。”站在光的起点,点亮“一带一路”的漫漫,在这片我们爱得如此深沉的土地上,那些人、那些故事和那些曾经辉煌过的老物件,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曾经的拼搏奋斗、曾经的探索创新、曾经的追赶超越,都是我们赓续前行的底气和力量。敬请关注由国网陕西电力党委宣传部倾力打造的“光明·印记”陕西电力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本期让我们走进国网西安供电公司110千伏地下变电站。

  龙首原上望云烟,九天宫阙入眼帘。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西安就是工业重镇。基于七十年代人防工程的需要,按照“备战”方针,110千伏地下变电站应运而生。

  上世纪60年代,按照中央的“备战”方针指示,陕西省政府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落实一批人防工程,其中就包括110千伏地下变电站。

  1973年12月26日,作为西安地区唯一的战备变电站——110千伏地下变电站建成投运,给当时的古城西安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生产采用计划经济模式,物资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地下变电站初期只装设有一台200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每逢新年,由于市场需要,工厂便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而当时绝缘材料质量不稳定,导致电缆接地事故时有发生。

  1980年,考虑到地下建筑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和西安城北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遂计划扩建2台消防设施完善的主变压器。历经3年,增容2台带蓄水池水喷雾消防的20000千伏安油浸风冷变压器,地下变电站渐渐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1988年,考虑到区域电压稳定和断路器开断可靠性,地下变电站进行了2台电容器真空断路器改造工作。

  1999年,地下变电站进行了二次设备智能化的改造,突破了老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技术壁垒,让无人值班和集中监控变得触手可及。

  在那段“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年代,出现事故,总能在变电站看到一群红帽子、黄帽子、蓝帽子攻坚克难的身影……地下变电站的抢修过往是全国、全陕西、全西安成千上万电力人横刀立马、顽强奋战的缩影,他们没有标准的工作流程、没有老师傅的谆谆教导,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沿着狭窄的电缆沟道、面对老旧的电气设备,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保障着变电站出线的正常供应。

  在后来的运维工作中,安全生产和重大保电的主旋律一直没有改变,在实践中探索新模式、锻炼新工艺、钻研新方法的做法也逐渐得到广泛认同。110千伏地下变电站的“炼丹炉”为西安公司各专业淬炼出了一双双“火眼金睛”,更为整个陕西电网乃至西北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03年,因西安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缓解西安北郊地区用电负荷的快增长,保证该地区的电力可靠供应,一座新的户内110千伏变电站在老地下变电站以西的地面上拔地而起。新变电站一次设备采用占地小、高度集成化的GIS组合电器,二次设备采用微机保护,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全部智能化,运维采用无人值班和集中监控,大大提升了设备科技含量和运行可靠性。随着肉联和铝疗专线迁改至新地下变,服役了32年的110千伏地下变电站正式退役。

  2003年至2005年,恰逢整合资源工作,西安公司决定将原110千伏地下变电站改建为变电运检实训基地。从此,110千伏地下变电站完成了从“主力军”到“教员”的身份转变,面向全省承担起技术鉴定和技能比武的工作,对全面提高运检人员业务技能和职工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线贯三秦,电网展宏图。时光会淡化很多,但永远冲不淡地下变电站镌刻进西安电力发展史的光辉篇章,当年的建设者们突破变电站选址极限,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铺就了一条“电力高速路”。从星星之火到万家灯火,国网西安供电公司踏着峥嵘岁月的足迹,开启百年风华的篇章,也将认真践行陕西电力人接续奋斗的铿锵誓言,以实际行动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