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全国客服热线:18650162899 | 0592-5765222
半岛彩票:配电开关控制设备

  基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下游领域不断拓展以及海外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等利好因素的推动,我国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优质产能得到有效释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约为7093.57亿元,同比增长1.23%。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是指用于电压超过1000V的,如一般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的接通及断开或保护电路的电器,以及用于电压不超过1000V的,如在住房、工业设备或家用电器中使用的电力控制设备,其作用是接收、分配和控制电能,保障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并将电能配送到终端用户。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开关柜、环网柜、真空断路器和箱式变电站等。

  我国部分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包括“创新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研发模式。创新导向研发模式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研、行业发展预判、标准出台或调整,对市场现有产品升级改进、迭代设计或新产品研发。需求导向研发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建议进行产品设计,逐步扩充企业产品标准数据,提升方案解决能力。

  钢板、铜排等大宗商品为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生产主要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制造商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成熟企业通常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证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对于小批量的材料采购和零星采购,企业实行“单签订单”的采购模式,根据需求采取市场询价方式选择供应商。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企业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低附加值生产工序通过外协加工完成,企业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电气机柜、环网柜设备等大部分为定制化产品,一般需要企业根据具体合同来安排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其他零部件产品按照标准化流程生产,根据库存情况安排生产计划,保证标准化产品的合理库存。同时,企业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电镀、开平等加工工序外包生产,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专业性较强,通常为定制化或部分通用产品,生产企业通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下,企业订单获取方式主要以商务谈判为主、招投标为辅,并与长期稳定合作且年采购量较大的客户对数量、付款、账期、质量、交付、售后服务等条款进行约定,后续根据客户具体需求为其供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的管理和经营正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研究拟订电力工业的行业规划、行业法规和经济技术政策,发布行业标准,对电力等能源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负责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可靠性管理和电力应急工作,拟订电网有关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电力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衔接电力供需平衡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化等工作。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主要职责是接受政府委托,组织制(修)订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制定自律性行规行约;组织和参与行业统计、调查;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内的公平竞争,协调会员关系等服务性工作。

  电力系统是一个生产和提供电力能源、满足社会电力需求的复杂系统,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环节既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承担了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等职能。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全社会发电量和用电量持续攀升,对于电力设备,尤其是配电开关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深化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输配电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我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是配电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逐步放缓,以及大部分电源供给及输电线路骨架逐步完善,我国电网建设投资的重心将逐步由主干网向智能化、配网侧、售电侧、用电侧转变。且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转型升级,电力改革步伐加快,智能电网、物联网和分布式能源发展较快,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将进入大规模推广期,行业将迎来较快增长。

  目前,在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领域,鉴于产品安全可靠和长期运行的重要性,下游客户选定其供应商,不仅考虑价格因素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也更加注重供应商用户使用评价、品牌影响力等等。缺乏市场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认可,难以参与市场竞争。行业内成熟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行业中树立了自身优势品牌地位,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壁垒。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方面,随着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逐步向智能化、免维护、环保型、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对企业技术储备的深度和广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客户根据自身需要提出个性化要求,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制、创新性改进,并创造性地提出客户个性化解决方案,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需求量较高,对拟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壁垒。行业产品多数用于工程项目配套,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合同结算周期普遍较长。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要求企业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没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公司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钢铁、电子元器件、绝缘材料等原材料。对于小规模、低端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利润水平产生较大影响,而大规模、高端设备制造企业一般具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商,且大规模采购对原材料价格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高端设备制造企业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下游最终应用涉及电力、工矿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电网投资尤其是配电侧投资比例的增加,配电设备的持续优化升级,行业将迎来景气周期。同时,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经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等业务,主导产品包括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变压器、电抗器、直流输电换流阀等。中国西电作为以输配电高端装备制造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拥有一批优秀的的开关、变压器等产品,是中国最具规模、成套能力最强的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西电营业收入为136.46亿元,同比增长3.38%。

  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气机柜、环网柜设备、IE/IT机柜等三大类,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2023年万控智造不断在产品创新、交付质量和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行业内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2023年前三季度,万控智造营业收入为16.96亿元,同比增长0.81%。

  继“十三五”规划后,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包括配电行业在内的电网系统建设,推动环网柜产品在内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增量市场进一步扩大。目前,下游客户在定制化要求、产品使用寿命、产品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更为重视,对于供应商的核心技术、竞争水平、规模大小等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行业中的头部供应商将依靠其企业规模、研发创新能力、品牌效应等在未来进一步抢占市场,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基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下游领域不断拓展以及海外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等利好因素的推动,我国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优质产能得到有效释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约为7093.57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51297亿元,同比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旺盛需求为社会用电需求增加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国家电网明确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两个规划发展阶段,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基本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在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大力建设背景下,智能化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得以市场化应用,行业智能化进程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326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66.16%,同比上升0.9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带动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配电设施需求的增加,推动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的发展。此外,为积极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需求,我国农村电网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程持续加快,为配电开关控制设备行业带来更多市场契机。

  传统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技术成熟,进入门槛和生产成本低,因此国内目前存在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些厂商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行业规范化发展形成一定冲击。同时,我国逐步释放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电气制造商相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