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感器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物联网的未来已来,传感器的爆发期也将到来。在这一进程中,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和硬核科技逐渐显现,成为产业发展前行之路的闪耀之星。
基于此,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联合感知芯视界对第二届“感知领航优秀项目评选”中的获选企业进行系列专访。围绕传感器或物联网不同领域中涌现的众多优秀“硬科技”进行深度报道,探寻他们背后的创新之道。
Mark Chung是绿铜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是一名资深工程师,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在其职业生涯中,Mark担任多家知名硅谷初创企业的首席工程师,包括NexGen (被超威半导体公司收购)、Pasemi (被苹果公司收购)、RMI和NetLogic (被博通公司收购)。另外,Mark同他人合作研发了一些全球知名的芯片,包括皓龙、XLP和A7。Mark目前担任多家初创公司的顾问,被《硅谷商业杂志》评为2017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Mark拥有斯坦福大学的电气工程师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
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当前建筑行业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尤其是高层建筑。然而,据统计,建筑作为三大能源消耗大户(工业、交通)之一,耗能占社会总能耗的46.5%以上,建筑运营的耗电量更是占全球耗电量的55%。
建筑行业巨大耗电量的背后,还伴随着日益突出的用电系统复杂,管理难、高耗能、浪费情况多等问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做好大型公共建筑的用电管理及能耗在线监测已经刻不容缓。
当下市场,已有针对建筑用电进行监测的多种解决方案。而绿铜科技凭借集传感器等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算法为一体的独特技术优势,为楼宇及设备的能耗监测管理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青睐。
其开发的一套智能传感器设备,可以快速轻松地安装到几乎任何楼宇的配电板中,获取细化到电路级别的实时耗电数据;结合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能耗及其他建筑物运行的数据,为提高楼宇内关键设备的能耗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
另外,这家企业还开发了一套基于云端的电能分析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报表分析;数据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输出到其他第三方的应用端。
据悉,2011年Verdigris绿铜科技在美国硅谷成立,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梅隆等美国高校。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服务为超过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客户包括凯悦酒店、仲量联行、亚马逊、英伟达、T-Mobile、Version、ARM等世界五百强公司。
“通过创造响应式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守护并延续人类的未来”,绿铜科技于2021年带着这一使命进军中国市场,并与2021年9月获得第二届感知领航年度杰出产品及技术提名企业称号。
近期,感知芯视界采访了绿铜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ark Chung,围绕绿铜科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核心产品优势、开阔中国市场布局以及愿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Mark Chung:绿铜科技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全球电能浪费问题。据估计,商业和工业建筑每年浪费的金额超过6000亿美元。这种电能浪费导致地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浪费的电能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绿铜科技提供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建筑管理平台,旨在优化建筑的电能能耗。我们研发出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快速简单地安装在任何建筑的配电板上收集电路级精细数据,以专有的人工智能算法丰富数据流,通过分析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提高建筑内部电力设备的能效和可靠性。
Q:“SIA感知领航优秀项目征集”为什么可以吸引众多企业参与评选,您认为对绿铜科技的吸引力是什么?
Mark Chung:作为一家物联网传感器和分析公司,绿铜科技同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进行了大量合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为该市场创造价值。
Q:您认为本企业为什么可以获得第二届年度杰出产品及技术提名企业称号?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Mark Chung:绿铜科技是一家为现代建筑电能管理提供以设计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并享有相关专利的公司。我们致力于提高电能使用的透明性,帮助客户了解和识别存在浪费的地方。通过软件实现远程工作,帮助客户应对建筑节能挑战。
一些全球知名公司(包括T-Mobile、威瑞森电信和仲量联行)目前都在使用绿铜科技平台采集数据,旨在减少电能浪费以及提高可靠性。绿铜科技的企业文化坚信,智能化监测是消除电能浪费的关键。
我们在美国和中国建立了多个工程和软件开发团队和执行团队,来确保成功且高效地部署工作。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数据科学团队和数据工程团队,旨在改进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科研活动。我们给解决方案团队和客服团队配备了工程师,并且定期更新工程师电能认证。
Q:绿铜科技智能电流互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网关有哪些核心的技术优势?解决了建筑及设备能耗监测管理方面的哪些痛点难题?可以列举一些成功案例吗?
Mark Chung:对于全球性企业而言,管理的建筑越多,越难以获取那些建筑内部的电能以及设备能耗相关的可靠信息。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并向绿铜科技求助。
我们在10个月的时间内为1,200个配电板安装并调试了“电能数据网关”,验证了25,000多条电路,收集实时数据。在维护期内,用了2-3周时间完成了大型现场(50-70个配电板)的调试,用了2-5天时间完成了小型现场(8个配电板)的调试。
Mark Chung:绿铜科技的硬件采用定制化设计,安装简单、价格便宜,可以收集精细电能数据:
Q:据官方信息了解,绿铜科技已为超过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并在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请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和解决方案要求会有差异吗?如果有,请具体谈谈差异之处,如何应对?
Mark Chung:当然,不同国家的配电系统和用电频率存在差异。电力构架也可能不同。我们设计和认证的系统适用于不同国家,可以灵活地匹配各类配电系统。我们的系统可以通过软件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重新配置。考虑到语言和产品分销差异,绿铜科技提供多语种软件支持,在各地区成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和咨询团队。
Mark Chung: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增速全球第一,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因此,中国越来越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能效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最近俄勒冈州和中国成立了一家新的合作组织,旨在研发碳中和技术,侧重于技术合作和能效两个方面。这类合作组织反映出一个共识:即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气候危机。
当然,中国市场高度集中化,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对于绿铜科技而言,为了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在中国建立牢固的业务关系,推出优质的建筑电能监控产品。
Q:绿铜科技未来将如何挖掘中国在建筑能耗监测方面的需求?如何以本土化服务来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下一步将有哪些规划和布局?
Mark Chung:我们目前正在同一些中国领先公司进行对话。我们计划在中国寻找本地合作伙伴,通过积极合作来扩展我们的业务。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计划从小事开始做好本职工作,利用高效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收集高精细度电能数据,以此证明自身的价值,实现不断发展。
Mark Chung:短期而言,绿铜科技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筑电能监控市场立足并获得客户,满足客户对电能监控需求。长期而言,我们希望在中国建立牢固的技术关系并进行投资,为本地市场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方案。我们坚信绿铜科技会成为一家具有重要价值的公司,协助中国客户早日实现电能管理目标。